当前位置:首页词典司徒

司徒

  • 拼音sī tú
  • 注音ㄙ ㄊㄨˊ

  • 词语解释

    司徒[ sī tú ]

    ⒈  官名。相传少昊始置,唐·虞因之。复姓。

    引证解释

    ⒈  官名。相传 少昊 始置, 唐 虞 因之。 周 时为六卿之一,曰地官大司徒。掌管国家的土地和人民的教化。 汉哀帝 元寿 二年,改丞相为大司徒,与大司马、大司空并列三公。 东汉 时改称司徒。历代因之, 明 废。后别称户部尚书为大司徒。参阅《通志·职官二》、《续通典·职官二》。

    明 伊耕 《春怀》诗:“转输坐见司徒急,经略亲看相国行。”
    清 孔尚任 《桃花扇·听稗》:“先祖太常,家父司徒,久树东林之帜;选诗 云间,征文 白下,新登復社之坛。”
    王季思 注:“父名 恂,官至户部尚书。这职位大略和古代的司徒相近,因此称他作司徒。”

    ⒉  复姓。 五代 时有 司徒诩。见《旧五代史·周书》本传。

    国语辞典

    司徒[ sī tú ]

    ⒈  职官名。《周礼》地官有大司徒,为六卿之一,掌理教化。汉哀帝时改丞相为大司徒,东汉时改为司徒,主管教化,与大司马、大司空并为三公。魏沿用,但三公仅为虚衔,不涉朝政。隋唐以后三公参议政事。历代沿用,至明代而废。清代俗称户部尚书为「大司徒」。

    ⒉  复姓。如唐代有司徒映。


    英语minister of education (history)​, two-character surname Situ

    德语Situ (Eig, Fam)​

    法语Situ

    相关词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