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词典部帙
zhì

部帙

  • 拼音bù zhì
  • 注音ㄅㄨˋ ㄓˋ

  • 词语解释

    部帙[ bù zhì ]

    ⒈  书籍的部次卷帙。

    ⒉  篇幅;卷册。

    ⒊  指书籍。

    引证解释

    ⒈  书籍的部次卷帙。

    北齐 颜之推 《颜氏家训·治家》:“或有狼籍几案,分散部帙,多为童幼婢妾之所点污,风雨虫鼠之所毁伤,实为累德。”
    唐 刘知几 《史通·自叙》:“其所读书,多因假赁。虽部帙残缺,篇第有遗,至於叙事之纪纲,立言之梗概,亦粗知之矣。”
    清 梁章鉅 《退庵随笔·读史》:“其初各自为部帙,至 北宋 始合为一编。”

    ⒉  篇幅;卷册。

    唐 刘知几 《史通·断限》:“为史之体,有若於斯,苟滥引它事,丰其部帙,以此称博,异乎吾党所闻。”
    《旧唐书·经籍志后序》:“后汉 兰臺、石室、东观、南宫 诸儒撰集,部帙渐增。”
    清 黄宗羲 《明夷待访录·取士下》:“若无所发明,纂集旧书,且是非谬乱者,如今日 赵宧光 《説文长笺》、 刘振 《识大编》之类,部帙虽繁,却其书而遣之。”

    ⒊  指书籍。

    北齐 颜之推 《颜氏家训·杂艺》:“晋 宋 以来,多能书者。故其时俗,递相染尚,所有部帙,楷正可观。”

    国语辞典

    部帙[ bù zhì ]

    ⒈  书籍。

    《北史·卷七二·牛弘传》:「今御出单本,合一万五千余卷,部帙之间,仍有残缺。比梁之旧目,止有其半。」

    相关词语